查看原文
其他

​印钱造娃?误完恒大误苍生

点击蓝色字体关注 吃果读书 2022-08-23

这是一个荒谬的时代。网红经济学家任泽平先生从恒大完美脱身之后,又开始为中国人口指点江山了。


具体来说,就是趁75-85后这一代,还有生育的意愿和能力,过几年时间窗口一过给钱也不顶用了。政府马上建立生育基金,印钞2万亿,助生5000万娃,相当于生一个娃补贴4万元。



这是任的一贯风格,语不惊人死不休。


他不像专业人士,太夸张,太营销,更像是网红,他的长处是中翻中,善于用老百姓通俗易懂好记的语言,把艰深枯燥的经济学话语翻译过来,简单化,口号化,朗朗上口,热血沸腾,例如“新周期”、“手捧XX进股市”……


虽然作为首席,职责就是给市场算命,他也总是标榜自己预言的准确性,但好像曾有好事者统计过,具体观点长期预测准确率不及50%,也就是,与掷硬币概率差不多。


指点完股市,指点完恒大,又为中国人口出谋划策。不得不佩服任博士,这个痛点抓的准!


中国的人口出生率已经降到冰点,现在的年轻人有多么抗拒生育?《中国统计年鉴2021》显示,2020年,中国的新生儿人数比去年又少了265万,只有1200万人,出生率跌破了10‰,仅为8.52‰,创下了43年的最低值。

这是什么概念?即使是被我们天天群嘲的,老龄化、少子化、低欲望社会最严重的小日本,去年的出生率都有13.4‰,高于中国的8.52‰,但日本毕竟是发达国家,人均GDP是中国的四倍,富而后老,中国还没有富起来呢,未富先老,人口负增长就迫在眉睫了。

连搞了多年计生工作的领导,都急了,呼吁要强化“生育责任意识”,瞠目结舌,今夕何夕?


但,为什么任博士的建议不靠谱呢?

第一,印钱是征铸币税,只会制造通胀。印钞又不创造一分钱财富,只是国民内部财富再分配,物资不变的条件下,货币超发,物价上升,每个人都分摊了损失。任泽平回应说,多印钱刺激消费,推动增长,不会引起通胀。这不是违反经济学常识的胡话吗?


有人说CPI不涨就行,可房价涨啊,这二十年来,因为中国成为世界工厂,产能过剩抑制了消费品CPI,但房价忠实反映了货币超发的幅度,房价长期走势与M2增幅是大致同步的。给育儿家庭定向投2万亿钞票,物价涨,房价涨,钱一到手,获得感马上消失,生孩子的家庭感觉得不偿失,不生孩子的家庭感觉被剥夺,结果生育率没刺激起来,经济机制先紊乱了。

第二,育儿补贴2万亿远远不够,杯水车薪。发2万亿给5000万个孩子,也就是每个未来出生的孩子发4万块钱作为生育补贴。城市里平均育儿成本是多少钱?尤其是大城市,孩子都是“四脚吞金兽”,4万块钱够什么?谁会为获得4万元补贴而生小孩?

事实证明,欧洲、日本、加拿大都有生育补助,政府发各种“奶粉钱”,从效果看,对人口增长的刺激几乎为零。倒是补贴了那些外来移民、难民、宗教人口,干脆不工作了,在家里天天造人,靠小孩政策套利,导致人口结构失衡,移民矛盾激化,造成很多社会问题。

同理,任博士的人口红包,可能对中西部和农村地区有一定功效,但刺激出生的恰恰是没有抚养教育能力的家庭。人家本来没有育儿计划,被钱诱惑,生出来后又没有抚养和教育的能力,他们未来的就业能力、创富能力是否能保证经济持续增长?扭曲意愿人为刺激的增量人口,可能导致新的结构性问题。

第三,即使暂时有效,长期依然没用。如任泽平所说,90后-00后不想生了,他们不活跃,连婚都不结,退一万步,即便有效,短期刺激出一波人口增长,轮到90后-00后这一代依然面临人口断崖。补贴2万亿,只不过是把人口断崖延迟几年,该来的,迟早会来。

结婚生育,是一个理性的长期行为,是生物对外部环境的应激反应。如何让年轻人,对婚姻、对家庭、对生育,有责任,有意识,有欲望;如何给他们提供一个不内卷、不躺平、有信心、有希望的安居乐业优良环境,才是人口问题标本兼治、长治久安的解决方案。


这远远不是简单粗暴砸2万亿能解决的问题。

归根结底,任博士的思路,与计生的思路,本质是一样的。两者都是计划经济思维,把人看作工具,一个是不让生,一个是必须生,唯独没有考虑过人拥有的生育自主权。

知识分子的指点江山,往往是老百姓的无妄之灾。这回,连官媒都忍不住开喷了……


人类绝大多数的灾难,
恰恰是自以为最聪明的群体造成的
 文:千字君 编辑:李强


【编:看到有经济学家建议国家“多印2万亿货币,助生5000万”的建言,想到索维尔这篇,推荐。】


1930年代,苏联统治下的乌克兰发生大饥荒,数百万人饿死。一个名叫加雷斯·琼斯(Gareth Jones)的年轻记者孤身犯险,勇敢地揭露了真相。然而,当时的很多知识分子对苏维埃“伟大的社会实验”怀着无比美好的理想。琼斯冒犯了他们的理想,因此他们拒绝承认琼斯的报道,并且发起声势浩大的口诛笔伐。

▲电影《琼斯先生》

 

《纽约时报》驻莫斯科的记者华尔特·杜兰迪(Walter Duranty),发表文章进行驳斥,暗示琼斯是一个骗子:“这里没有饥荒,也不可能有这样的事情。”杜兰迪因此被苏联和知识界奉为座上宾,并获得了普利策奖。颁奖辞如此形容他的报道:“富于学识,深刻,判断无偏见,也极为清晰”。而琼斯先生因为拒绝妥协饱受迫害,并最终死于非命。

多年以后,人们逐渐意识到乌克兰大饥荒是“真实存在的”。历史档案解密之时,琼斯和杜兰迪都已经作古。然而,普利策委员会拒绝收回给予杜兰迪的奖项和致敬辞,他们给出的解释是:“没有证据表明杜兰迪是在刻意欺骗”……
 
——这个真实且讽刺的故事,就是电影《琼斯先生》的原型。最早让这个故事广为人知的,是托马斯·索维尔的名著《知识分子与社会》。
 
索维尔的文笔优美且犀利。书中还记述了比电影更精彩的故事,堪称“20世纪知识分子的翻车史”:1930年代,萧伯纳、罗曼·罗兰访问苏联后,为斯大林大唱赞歌;萨特考察纳粹德国后,评价希特勒统治的第三帝国 “和法国差不多”,此时,犹太人已经被关进了集中营;二战前夕,罗素极力推动英国单方面裁军、削减军备;乔姆斯基曾经为红色高棉辩护……
 
索维尔得出的一个结论是——知识分子有一种让人惊讶的特权,就是他们可以随心所欲地极度愚蠢。


▌知识分子的形右实左


知识分子,通常被大众视为“智力超群、富有担当”的群体。但是,这些大名鼎鼎的知识分子,为什么会在人类命运的关键时刻“全军覆没”、甚至判断力还不如常人呢?

上个世纪的知识分子犯这样的错误 ,或许还可以用“时代的局限”来为他们这种“集体左倾”的行为开脱。
 
然而,正如黑格尔所言,“人类从历史中汲取到的唯一教训,就是人类无法从历史中学到任何教训。”在互联网、全球化如此发达的今天,仍然存在众多“形右实左”的知识分子——尽管他们多年来一贯以“右派”的形象示人,并且勇敢地抨击最明显的左派体制,但是在价值观和分析方法上,他们却又是标准的左派。
 
更令人无奈的是,在一个被毒害的语言环境中,他们所受到的批判,也往往不是诉诸逻辑分析和观点辩驳,而是滑向动机揣测和道德绑架——即便是一些“批判左派知识分子的知识分子“,也难免会有“以左反左”的嫌疑。

以上种种匪夷所思的撕裂,不但使得知识份子群体声誉扫地,也导致了大众的困惑和对立。

所以,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知识分子“形右实左”?


▌知识分子的角色:人类左倾的代表
 
“左”的渊源,是人类的骄傲;左倾,是人类的天性。
 
任何人从出生开始,不用接受任何理论教育,都会自然而然产生左派的乌托邦构想:妄想知晓/掌控一切事物,期待尽善尽美的社会制度,渴望无微不至的保障……
 
一个人要接受“有限政府和自发市场”的右派价值观,都必须先经过“从左到右”的观念转变,克服天然的左派的冲动,养成消极的政治观——对世界保持谦卑、审慎,对人性保持警惕、悲悯。
 
说到底,知识分子也是人,是人就会有“左”的倾向。但是,知识分子作为掌握专门知识的群体,本身又擅长表达、传播观点,于是在他们身上,人的骄傲往往就来得更强烈、更明显。
 
这也恰好可以解释一个事实:即便有左派哲学的加持,知识分子的“左倾”在每一个时代都没有什么新意。


▌知识分子的迷信:轻视观念
 
知识分子的研究对象通常是制度和环境,相对于庞杂的观念和民情,这些更易于掌握和传播。因此“形右实左”的知识分子,通常迷信“制度和环境”, 轻视“观念和民情”。
 
因为迷信制度,他们拒绝相信“民主国家也可能发生选举舞弊”、 “自由媒体也可能不公正”。

因为迷信制度,他们固执的相信,一个国家只要有了人民主权、三权分立,限政法治就会水到渠成、永不褪色,人民自然就会趋善避恶、永享太平,永远不会重复罗马人的命运。
 
因为轻视观念,他们只反对看得见的极权制度,却对产生极权的观念和民情视而不见。于是在不知不觉间,他们走向了自己极力反对的那一面。
 
因为轻视观念,他们认为“适当比例的财富再分配不是道德绑架”,“不会伤害私有产权和权利平等”,而且 “有利于形成互助互爱的社会氛围”。
 
殊不知,人类是观念的生物,观念的后果是不可估量的。私产伦理和有限政府,无论以任何形式向权力或“社会”妥协,都是在向极权主义迈进。


▌知识分子的特权:犯错无代价
 
索维尔在《知识分子与社会》中指出,由于轻视观念的后果,左派知识分子在传播“可能有害的观念”时,可以毫无顾忌。在观念的后果产生后,他们也心安理得。

一个医生如果出现严重“误诊”,一个工程师的设计如果出现严重误差,通常都需要付出惨痛的代价,在职业上身败名裂。
 
但是,当那些“社会工程师”在智识上出现严重“误判”,导致成千上万人死亡的后果时,他们却无需付出任何代价,甚至照样充当“知识教主”、“社会良心”——试问,罗素、萨特、萧伯纳、海德格尔……这些知识巨人,有谁主动对自己“专业上的严重误判”承担过责任?又有谁对“受害的大众”表达过忏悔?

为此,索维尔一方面提醒大众,不要以圣人的标准要求知识分子。少一些盲目崇拜和道德绑架,知识分子反而更能谦卑、清醒。另一方面,他还明确了知识分子的道德责任——知识分子不仅要敢尽言责,还要善尽言责,考虑和顾及到自己的言论和理念对社会产生的影响和后果。


最后,在这个观点撕裂、价值观混乱的年代,作为普罗大众的我们,区分出思想、知识分子的好坏,变得尤其重要。

思潮和知识分子多如牛毛,没有人能够一一列举数来。幸好,索维尔毫不客气地为我们提供了非常简便的识别方法。为此,我们诚荐索维尔《知识分子与社会》,助于我们建立了一份“思想黑名单”。

他的这本书并非只是为批判这些乐观的激进知识分子而著,更是为了提醒被乌托邦理想冲昏头脑的人们,反思过去,认清现实。

索维尔是美国著名思想家,全凭他的道德坚守和一份“横眉冷对千夫指”的勇气,成为美国当代杰出的经济学家、最具影响力的社会评论家。

这本书流畅的文笔、无懈可击的逻辑、渊博的知识,无论对专业人士还是初学者都是一种享受。本书中译本早已绝版,网上二手书200——500元。先知书店仅售68元。感兴趣的读者,可识图扫码,帮助我们鉴别“坏思想”,并赞赏小编。


延伸阅读:

杨小凯:我的一生

索维尔:再分配的谬误

张维迎:经济繁荣的基础

汪丁丁:资本主义的实质

韦伯、中国文化与资本主义

从资本家手中拯救资本主义

张鸣:袍哥的身上,是一个真实的社会
张维迎:你应该知道的10大经济学原理

索维尔:价格管制几乎总会产生黑市交易

索维尔:理解人类的局限性,是智慧的开端

索维尔:若没有保护垄断企业不受竞争的法律,垄断很难维持

索维尔:“政客们几乎可以解决任何问题——通常是通过制造一个更大的问题”

他用尽一生向人们证明:人类的繁荣、幸福和尊严,来自个人自由,而不是集体主义

亲爱的书友们,大家好。由于微信改版,公众号文章不再是按时间顺序排序,而是根据每位用户的阅读习惯进行算法推荐。如果您还希望经常能看到我们的文章,请点亮文末右下角的小星星,同时建议给“吃果读书”添加一个“星标”哦。

▼更多好书,点击“阅读原文”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